6月29日,省政府发布实施《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省委“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度为导向,对“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目标、布局、重点、路径进行了全面部署。9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二场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十三五”我省服务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增长贡献、内生动力、融合态势持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589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30亿元,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占比由33.9%下降到28.7%,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购物、在线医疗、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兴起,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50%,2020年吸纳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一半,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为“十四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翔介绍说,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是我省实现转型蹚新路、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一方面,聚焦产业转型,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一是构筑生产性服务业新支柱。做大做强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和现代金融,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抢占新兴服务业新高地。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率先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信息服务、高端商务、节能环保服务和通航服务业。三是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引擎。深化农业生产托管,培育服务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支撑。另一方面,聚焦消费升级,以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度为导向,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一是打造文旅新地标。推动更多独特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形成全省域、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打造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康养新品牌。持续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加快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康养目的地。三是重塑六大生活性服务业新优势。积极推动商贸服务、家庭服务、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托育服务和房地产业等六大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和远景目标。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打造一批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在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争先进位。开放水平持续提高,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构建起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到2035年,服务业整体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
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山西省始终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近期召开的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大会,更是把服务业摆到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
  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处长田建春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制造服务化、服务制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规划》紧紧把握发展趋势,培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支持制造业企业拓展高增值服务,发展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等新型制造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提升重点制造业领域服务化发展水平。二是服务业与农业的渗透融合。发展农村服务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增强服务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三是服务业内部各领域的相互融合。促进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交叉、延伸、重组,创新服务供给,拓展增值空间。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促进设计、文化、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态创新和功能完善。
  “《规划》内容丰富详实,明确了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举措,构架起山西现代服务业整体框架体系,《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及‘项目化’特征突出,具有鲜明的山西特色。”原省委政研室一级巡视员加年丰表示。
他认为,现代服务业规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划》顺应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力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推动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和相互联动,其结果必将推动全省产业的现代化、高端化发展,推动全省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二是《规划》深入分析了我省服务业总量规模、速度效益、结构特征、问题短板等情况,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路径举措。《规划》的有效实施,必将加快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稳定全省经济,为全省转型创造稳定宽松的经济社会环境。三是《规划》顺应推进共同富裕趋势和融入“双循环”要求,聚焦培育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以促进消费升级,推进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为导向,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大力发展文旅消费、服务消费、社区消费、乡村消费、康养消费等,促进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扩大规模体量、转变发展方式,其结果必将满足扩大就业、提高收入、追求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翻阅《规划》全文,可以看到,《规划》还围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打造“8+8”发展体系,分层 次构建产业发展梯队,设置8个专栏,提出75项具体任务。同时,提出六大工程和四方面保障措施,推动规划有效落地。
张翔说,为切实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市场主体培育、集聚区拓展、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标准化建设和平台载体提升等六大工程。其中包括:壮主体,做大做优我省服务业旗舰企业,构建“1+1+N”服务业发展体系,以旗舰引领带动上下游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抓集聚,优化布局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围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重点领域,创建形成50家左右特色鲜明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数字化,开展数字赋能行动,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创建数字化创新示范园,打造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业企业。强融合,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创建。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打造“平台+模块”“服务+制造”的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定标准,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鼓励有条件、基础好的服务业组织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推动标准化在服务业各领域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建载体,打造一批服务业创新平台载体,共建一批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和集创业孵化、信息查询、研究开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对于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推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田建春表示将从三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找准发展着力点,力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在优化布局上,形成省会带动、多点辐射、网络发展的格局,全力打造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擎。在项目建设上,加强服务业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和实施,瞄准事关全局、惠及长远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乘势而上,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后劲。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上,鼓励开展技术、业态、模式和品牌创新。在扩大消费上,深入落实国家扩大消费政策举措,不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重复和不必要审批。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重点领域,推动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创新“互联网+监管”,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激发现代服务业的活力潜力。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业发展要素保障。在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撑。鼓励各地区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目录。完善服务领域职称评定制度。统筹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支持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引导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任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