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新闻动态 热点关注
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全省商务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孙跃进

(2014年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研究安排2014年全省商务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袁纯清书记、李小鹏省长对商务工作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了2013年全省商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对2014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我代表省商务厅作工作报告。

一、2013年商务工作情况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以转型综改为统领,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商务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各项商务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侯马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动淘宝“特色中国•山西馆”顺利开馆,促成唐久与京东商城合作开设网上大卖场,贡天下特产网将总部迁回山西与“1号店”开展合作。深入开展三大促消费活动,“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签订供货合同突破10亿元,200余个品牌产品进入全国知名连锁企业供应链。“晋人晋菜晋味道”活动有力推动了全省高端餐饮向大众化餐饮转型发展,“幸福暖家”活动为全省1万余户保障性住房家庭购买家具建材产品让利4000多万元。加快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成120个县域配送中心,对5000个农家店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建成30个“15分钟便民商圈”、15个中央厨房和500多个早餐网点,居民消费更加便利实惠。努力优化消费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服务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商贸流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专项督查切实减轻了流通企业负担,太原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基本建成,汽车、成品油、酒类市场整顿促进了安全消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70.6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前列。商贸流通业为全省贡献了7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二)外经贸对产业转型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积极扶持42家外贸示范基地升级改造,利用广交会、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推动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巩固传统市场,扩大稀缺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达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居全国前列,加工贸易、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开展“外资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在晋世界500强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我省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到46个。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4亿美元,39个新批外资项目中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达16个。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优势产业,太重煤机、东辉煤焦化、山西天硕公司并购国外先进制造或资源型企业,趟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路子。合理调整毛里求斯晋非合作区规划,启动了重点企业入区招商工作,项目定位基本确认。全年累计对外投资3.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亿美元。

(三)招商引资与区域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发挥商协会的桥梁作用以及展会的载体作用,通过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利用中博会、津洽会、投洽会、兰洽会和西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合作互动,深入开展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精细化招商引资活动。以晋京协议为创新模式,积极推进我省与上海、浙江、天津等8个省(区、市)框架合作协议的落实,在项目对接、能源供应、金融支持、开发区合作、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02个,总投资额2.6万亿元,大幅度超额完成全年1.5万亿的目标,实际到位资金7028亿元,同比增长34.3%。

(四)开发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全面加强开发区基础管理,建立开发区统计考核制度,修编开发区发展规划,对全省196家各类园区统筹规划布局,提出了整合处置意见。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推动运城理顺了四个省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在孝义、祁县、侯马等经济开发区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运城、晋城、阳泉三市摸索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组合发展”的“飞地经济”发展路子,作为转型综改成功经验向全省推广,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营。开发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成为全省转型发展重要增长极。预计全年25个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3%;进出口额5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实际引进境内省外投资额800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与全省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相比,25个开发区在仅占全省1.54‰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全省12.5%的生产总值、17.4%的工业增加值、7.8%的财政收入、11.6%的固定资产投资、33.5%的进出口和72.7%的实际利用外资。

(五)商务系统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四个实施办法,认真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多个层面的谈心交心活动,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按照要求完善项目资金、办公经费、用车用房等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会员卡清理清退、专项治理吃喝不正之风,整改文山会海、展会多滥奢等17个突出问题,下放3项行政审批项目,厅机关发文数量比上年减少16 %,会议次数减少9.2 %。全省商务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担当意识,凝聚起推动商务事业发展的合力。

一年来,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促进商务机构建设,完善政策促进机制,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机制,严格绩效考核机制,突出舆论宣传机制,全省商务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促进商务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县级商务机构建设。各市商务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全力推进落实。全省119个县区,商务局单独设立、挂牌以及名称中含“商务”二字的达到114个。朔州市实现了县级商务机构单独设立全覆盖。忻州市在各县经信局都加挂了商务局牌子,并将经信局长任命为商务局长,招商职能统一划归到商务局。晋中市专门出台文件,各县经济和商务粮食局统一加挂商务局牌子,局长兼任商务局局长。长治市新增了8个县级商务机构。吕梁市将重点商务工作和指标列入对县政府的考核,单设县商务局工作列入了各县政府议事日程。

二是完善政策促进机制。省政府陆续出台了由我厅牵头起草的《山西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大力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意见》等5个专项意见。我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经信委、住建厅等19个部门分别提出了《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骨干流通企业“515”工程的意见》、《促进城市夜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10个专项政策,制定了《山西省鲜活农产品流通发展规划》以及家政服务、餐饮业等10个重点行业指导意见。商贸流通业规划首次上升为省级专项规划。

三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我厅牵头建立了23个部门组成的内贸流通、15个部门组成的外经贸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等12个专项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与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协调联动推进机制,与相关单位签订了14个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继续定期举办“山西商务大讲堂”,深入开展“每月一本书”活动,举办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开放型经济、开发区管理等34次近4000人参加的能力提升培训,有效提升了商务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机制。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统筹管理,改变项目资金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集中财力扶持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建立财政投入资金增长机制,省级财政在支出总规模缩减10%的情况下,近两年连续加大对商务领域公益性项目的扶持,专项资金规模每年增长20%以上。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商务领域,2013年中央和省财政投入6.48亿元,撬动全省能源重化工行业及其他企业转型投入商务领域资金达120亿元。

五是严格绩效考核机制。近两年,商务重点工作全部列入省委、省政府考核内容,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企业“走出去”扶持政策等都列入了2013年转型综改行动计划,“15分钟便民商圈”、外贸转型升级等列入省政府年度工作报告,责任分解到各市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省政府督查室帮助我厅重点围绕商贸流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政策落实情况、放心早餐工程等专项内容开展了联合督查,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成本。

六是突出舆论宣传机制。加强商务宣传的统筹管理,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商务要情。加强与新闻媒体战略合作,与山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信息引导。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商务新闻发布会,主动通报商务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事项,多次组织召开促消费活动、网络购物等专题新闻发布会,重点对三大促消费活动强势宣传,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年来,全省商务系统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各级商务及投促招商部门、各开发区、有关企业辛勤耕耘、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商务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商务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商贸流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进出口接续产业匮乏,缺乏拳头项目支撑,急需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三是尚未形成招商引资务实合作机制和对接平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率有待提高;四是开发区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产业集聚作用不强;五是缺乏对外投资促进平台和有效的信息引导,缺少与我省产业配套的国际资源基地。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2014年商务工作主要任务

2014年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关键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将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我省商务工作。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可能略有改善,有利于维护我省传统出口市场,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贸易保护方式花样翻新,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加大了我省稳定出口增长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难度。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将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利于扩大消费和结构升级;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进一步开放,有利于增强利用外资综合优势。但经济发展稳中有忧、稳中有险,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从我省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我省转型综改向纵深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将为商务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主动谋划,推动全省商务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4年全省商务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全省转型跨越和综改试验区建设,紧紧围绕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开发区科学发展三大任务,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双向投资与贸易互动发展,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培育合作竞争新优势,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为全省转型跨越作出新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6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完成进出口额164.3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83亿美元,同比增长5%,进口81.3亿美元,同比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27.6亿美元,同比增长5%左右;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招商引资项目签约1万亿元。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2014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商务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强化流通工作厅际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改善环境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加强流通行业法规、规划和标准建设,研究制定全省会展业、农产品市场等行业管理办法,推动基本生活服务行业出台规范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通过公建配套、产权置换、回购回租、投资入股等方式,推动城市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社区菜店建设,建立农产品公益性保障机制。加强内贸基础理论和战略研究,选定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农产品流通等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二是创新对外开放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构建商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外汇、国税、人行“六外合一”的管理体制。协调制定“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方案,争取“三个一”改革试点。争取商务部授权省级开发区办理外贸经营资格备案。推进广交会展位分配改革。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期限。将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改为外商投资企业信息申报及信用信息公示,建立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全程跟踪管理服务系统。完善“走出去”政策扶持体系,将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审批权下放至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完善晋非合作区政策促进体系。

三是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现有开发区管理体制,按照开发区所处区位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创新新设开发区的体制机制。对开发区主要领导职级实行动态管理。在开发区建立“比部门更综合,比县区更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办事不出区。特别是要完善开发区土地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开发区与属地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善开发区考核机制。

四是完善商务管理体制。成立深化商务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商务领域各项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务大厅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送达,严格即时办结、限时办结制。推进项目资金改革,理顺商务与财政、财务与业务、省级与市级的关系,整合规范商务资金使用政策,围绕商务中心工作、重点项目、民生设施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积极推动健全县级商务机构,力争实现县级商务机构全覆盖。完善展会组织管理,对省商务厅主办、协办和组织参加的展会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服务外包的管理体制,引导展会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挥商会、协会和学会的作用,通过合同、委托方式向其购买服务。

(二)努力创建扩大消费的良好环境。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支持我省龙头电商企业拓展覆盖范围,创新服务模式,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建设网上订餐、订房服务等服务百姓生活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出台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商贸物流。继续打造30个“15分钟便民商圈”,推广太原市“优社优家”社区商圈模式。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分级配送功能的乡镇商贸中心,继续支持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配送服务点。推进朔州、长治市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试点建设。

二是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研究完善消费政策,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热点商品消费。研究制定促进基本生活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早餐、家政、美容美发、洗染、洗浴、家电维修等传统生活服务业规范发展,促进服务消费。完善长风国贸第六馆、亲贤街商圈等特色商业街和品牌消费集聚区功能,推动工厂店、奥特莱斯等新型业态发展,促进我省高端消费回流。

三是狠抓市场秩序整治。继续推进“双打”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将案件信息公开列入“双打”绩效考核。推广晋中市“1081模式”,推进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创新,重点规范洗染、美容美发等行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卡行为。推进商务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县级商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肉菜、中药材、酒类追溯体系建设。牵头开展电视购物行业专项整治。

四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建立完善市场监测预警机制,调整优化样本企业结构,尽快形成数据采集、调研分析、信息发布、市场预警为一体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强化消费信息引导,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修订完善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市要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小包装粮油、瓶装饮用水、方便食品、清洁用品、应急照明用品等商业储备制度。

(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一是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支持外贸示范基地转型升级,重点抓好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产业和LED光电产业、特色农产品、不锈钢、新材料、医药产品出口基地以及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基地外贸综合服务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搭建信息和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重点承接地优化承接环境,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向综保区和开发区集中。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出台文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提高我省文化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壮大外贸主体,培育跨国企业集团。把中亚五国作为我省外经贸新增长点,深化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完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推动自主品牌企业开展商标和专利海外注册,提升“山西品牌”海外市场认同感。推动广交会等展会参展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三是积极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对我省调整结构的促进作用,完善进口鼓励政策,创新进口贴息方式,培育机电高新技术进口亮点项目,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重要工业原材料进口,推动新兴产业国际化。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促进进口贸易便利化。

(四)大力推动投资“引进来”、“走出去”。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力度。科学制定招商引资促进政策,规范招商引资活动。出台重点工程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行一站式投资服务。严格限制“三高一资”及产能过剩项目,加快推进转型重大项目落地。推动落实省际间战略合作协议,用好能源博览会、中部博览会等平台,加强同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太原、运城、临汾、长治、晋城主动融入环渤海、黄河金三角、中原经济区发展。

二是提升利用外资综合水平。鼓励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项目为载体,以引进优秀人才带动引进资金和项目,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提升我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在晋投资跨国公司定期联系制度,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回访、外商投诉快速反应机制。

三是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完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优势产品“走出去”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在海外建立资源基地,推动我省过剩产能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和基建投资旺盛地区转移。强化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增信服务,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五)全面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广运城经验,选择条件适合的开发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在孝义开发区推进开发区主要领导与当地领导交叉任职试点,在侯马开发区推进新区体制机制试点,在祁县等开发区试行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党政“一肩挑”,在运城市推进开发区协调发展试点,在太原民营区推行异地扩区管理体制试点。

二是推广“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总结推广运城、晋城、阳泉发展“飞地经济”的成功经验,鼓励开发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跨区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面向沿海和国外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德国北威州、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的合作,优化我省产业结构。

三是统筹规划布局全省各类园区。出台开发区发展规划以及开发区设立、升级和扩区的管理办法。按照全省产业布局、城镇规划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模式,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各类园区的意见。对建设空间已饱和的开发区进行扩区或调整区位,形成主导产业明确、各具特色的园区格局。重点推动运城经济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开发区扩区,指导祁县经济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个开发区完善扩区规划。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建设综合保税区。

(六)切实加强商务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起点、新体制的丰富内涵,强化改革意识,善于用体制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商务问题,强化全局意识,善于谋篇布局,服从服务于全省转型综改大局,强化问题意识,善于解决制约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察考核、管理监督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商务领域学习培训力度,以“商务大讲堂”、“每月一本书”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积极推进县级商务机构建设,落实商务工作责任。

三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制度,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规范出差出访和公务接待活动。改进调查研究,改进文风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建立商务工作绩效评估机制,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七)继续抓好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严格制度落实。加强经常性的理想信念和警示教育,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继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开展治庸问责工作。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谈话、诫勉、询问、质询等制度。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整改落实,健全财务管理、公车使用、项目评审等工作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二是狠抓纪律建设。严肃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严格执行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确保纪律刚性约束,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作风松散问题。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督,加大内外贸专项资金使用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促进权利透明、规范运行。

三、2014年商务工作10件大事

2014年,围绕商务中心工作,重点办好以下10件大事:

(一)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侯马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支持太原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动太原市高新区等市、县(区)建设电子商务园区。支持贡天下等20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鼓励山西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和美特好、唐久等传统流通企业与知名电商合作,发展O2O(线上营销、线下成交)等新型交易模式。组织网络零售企业、传统流通企业开展以促进网络消费为目的的网络购物推介活动。出台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展实施意见,积极争取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省份工作。

(二)引深“山西品牌中华行”等促消费活动。在全国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会展城市举办“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探索活动的长效机制,巩固现有成果。适时在港澳台等地举办系列活动,支持山西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山西品牌消费。在广州、四川、上海、云南、贵州等省市设立山西品牌展销中心,形成山西品牌营销网络。开展山西面食文化交流,带动山西面食和晋菜“走出去”。围绕热点消费和假日消费,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等活动。

(三)提升“15分钟便民商圈”服务功能。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建设生鲜配送中心、中央厨房、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利用连锁方式完善社区菜市场、便民早餐、再生资源回收点等社区网点。引导社区实体店拓展社区快递收发、水电气暖缴费、刷卡取现等综合便民服务功能,鼓励企业提供社区餐饮、洗衣、维修、理发、寄存、婴幼儿集中看护、老人集中护理等基本生活服务,发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新兴生活服务。推广太原市“优社优家”社区商圈模式,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智能化便民电子商务平台,培育新型社区消费模式。

(四)推进大晋中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建设。以晋中盆地农业生产区为依托,集中连片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重点抓好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建10个农产品配送中心和产地集配中心,增设5个以上社区蔬菜零售网络,培育5个以上农产品流通品牌,构建产销衔接、高效顺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五)推进太原城市共同配送建设。在太原市搭建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城市配送共同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配送中心,以配送中心为节点健全物流配送网络。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发展城市电子商务配送。

(六)办好第五届能源博览会。总结前四届能源博览会经验,创新办会方式,举办世界低碳化发展高峰论坛。以“节俭、务实、廉洁、高效”为重点,以“绿色能源、低碳发展”为主题,突出服务会展、服务企业,精简办会机构,简化开幕仪式,丰富客户对接,将第五届能源博览会打造成世界能源战略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参加第九届中博会。

(七)推进“飞地经济”对接平台建设。发挥我省能源资源和装备制造业优势,推动各市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采取“飞地经济”的方式,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对接协调机制和服务促进体系,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制造产业转移,进一步延伸我省产业链,打造一批“晋字牌”品牌生产企业。

(八)组织“跨国公司进山西”。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高层负责人到我省考察对接。定期组织精干小分队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拜访世界500强企业及知名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寻求合作商机。为在晋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项目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全程跟踪服务。策划“跨国公司在山西”专题节目,借助成功案例宣传推介山西投资环境。

(九)主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举办山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各方和中亚五国探讨山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路、目标和路径,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利用中阿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等平台,推动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与哈萨克斯坦等国相关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为我省企业在中亚五国开展贸易与投资提供稳定便利的环境。

(十)加快晋非合作区建设。按照现代服务型园区的定位对合作区统筹规划,积极推动毛里求斯政府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优化合作区投资环境,比照执行我省“百企千村”扶贫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到晋非合作区投资。落实省投资集团、国信投资集团、美特好、太重等公司的投资意向,跟踪督促新京集团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强与毛里求斯政府协调,加强与中非基金合作,推动晋非合作区发展。

同志们,2014年商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为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

15364937737 19934973583

邮编:030006

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文旅大厦A座二层